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周作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栅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缓,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浙江绍兴人。鲁迅二弟。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思想渐离时代主流,主张“闭户读书”。30年代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虫鱼”的狭小天地。此时直至40年代所写的散文,格调“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影响日益缩小。

周作人的全部作品集

周作人文集之民俗风物

杂文 / 排行榜 连载

故乡的野菜、济南道中(选录)、苍蝇、苦雨、谈目连戏、鸟声、乌篷船、金鱼、虱子、两株树、苋菜梗、水里的东西、关于蝙蝠、村里的戏班子、鬼的生长、日本的衣食住、谈油炸鬼、北平的春天、关于雷公、谈鬼论、结缘豆、赋得猫、谈混堂、谈关公、卖糖、禹迹寺、上坟船、缘日、撒豆、中秋的月亮、关于祭神迎会、桑下丛谈(八则)、雨的感想、蚯蚓、萤火、女人的禁忌、风的话、无生老母的信息①、东昌坊故事、石板路、小孩的花草、甘蔗荸荠、赤脚、秋虫的鸣声、蓑衣虫、园里的植物①、爆竹、泥孩儿、鬼与清规戒律、不倒翁、羊肝饼、窝窝头的历史、水乡怀旧、麟凤龟龙、鬼念佛、猫打架、鸟声。

周作人文集之生活情趣

杂文 / 排行榜 连载

北京的茶食、蔼理斯的话、生活之艺术、喝茶、谈酒、再论吃茶、骨董小记、关于苦茶、买墨小记、谈养鸟、谈娱乐、灯下读书论、爱竹、冷开水、南北的点心、吃茶。

周作人文集之追怀故人

杂文 / 排行榜 连载

西山小品、爱罗先珂君、初恋、娱园①、有岛武郎、若子的病、唁辞、偶感(选录)、关于失恋、志摩①纪念、半农纪念、与谢野先生纪念、关于鲁迅、记太炎先生①学梵文事、关于范爱农①、玄同①纪念、怀废名①、武者先生和我、岛崎藤村先生、记杜逢辰君的事。

周作人文集之文学评论

杂文 / 排行榜 连载

北大感旧录(选录)、思想革命、祖先崇拜、碰伤①、山中杂信(选录)、天足、小孩的委屈、国粹与欧化、贵族的与平民的、夏夜梦(选录)、妇女运动与常识、教训之无用、狗抓地毯、我们的敌人、死之默想、上下身、抱犊谷通信、与友人论性道德书、黑背心、吃烈士、萨满教的礼教思想、死法、诅咒、哑巴礼赞、麻醉礼赞、北沟沿通信、论八股文、拥护《达生编》等、《论语》小记、关于活埋①、谈策论、吃菜、读戒律、刘香女、家之上下四旁、汉文学的传统、中国的思想问题、梦想之一、道义之事功化、北大的支路、日本的人情美、谈日本文化书、谈日本文化书(其二)、希腊之余光、闭户读书论、知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