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皇帝奥托(69年1月15日—69年4月15日在位) 走向武力冲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胜负攸关的时刻,统帅必须亲自上阵。因为与外敌交战时,最高司令官是否临阵会影响到作战人员的士气,所以没必要再赘述理由。当发生内战,也就是同胞之间的战斗时,统帅亲自临阵更成了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因为是同胞之间的战斗,所以敌我双方的士兵对于将兵刃指向同胞的行为肯定都心存纠结,要想获胜就需要克服这种纠结心理。为了让士兵消除疑虑,就必须让他们认为自己的作战不是出于对敌人的憎恨,而是为了自己的统帅。站在卢比孔河前的尤里乌斯·恺撒在抛出那句“骰子已经掷出”的名言之前这样对士兵说:“渡过此河,人世间将有一场悲剧发生。不渡过此河,我将遭到彻底毁灭。”恺撒通过直率地说出“渡河是为了不让恺撒毁灭”,从而成功消除了决定无视国法跟随跨越卢比孔河的士兵心中怀有的疑虑。这样看来,统帅经常亲临现场与士兵见面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二,需要控制属下的士兵在获胜后有可能出现的鲁莽行为。

和同胞兵戎相见的行为就算结果再好,也无法摆脱因为做出了违背人性的事情而产生的自我厌恶感。由于人在这种情况下会过于期待从这种消极的想法中摆脱出来,结果,比起回归理性,他们反而更容易委身于兽性,只有最高司令官的坚决命令才能阻止士兵的鲁莽行为。

第三,是与获胜一方对士兵的控制同等重要的问题——正确对待失败同胞。这同样只能倚仗最高司令官的坚决处置。实际上,确实曾有人对化为“野兽”的部下的失控行为置之不管,其中的典型便是苏拉(参阅《罗马人的故事03·胜者的迷思》)。他将敌我双方明确分开,与自己为敌的纵使是同乡的罗马人也要彻底赶尽杀绝。可是,彻底的排挤政策虽然让他自己得以寿终正寝,败者一方的怨念却在之后的30年间深深扎根于罗马的社会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