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皇帝奥托(69年1月15日—69年4月15日在位) 莱茵河军团对多瑙河军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负责防卫多瑙河的多瑙河军团为何选择支持奥托而不是维特里乌斯呢?

我认为这并非由于他们认可奥托在卢西塔尼亚行省的统治业绩而断定奥托比维特里乌斯更胜任皇帝之职。偏远地区的总督只要立下赫赫战功,就可以成为士兵的话题焦点,但一般的士兵不会关注行政方面的业绩。并且奥托被派遣到卢西塔尼亚之前只是皇帝尼禄的玩伴而已,根本没有在“前线”军团作战的经验。防卫“前线”的士兵最多不过是在他从背后刺杀了加尔巴继承帝位之后才知道“奥托”这个名字而已。

据我推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依然表明支持新皇帝奥托的态度,是因为在防卫多瑙河的士兵心中本来就对莱茵河军团有反感。

自尤里乌斯·恺撒称霸高卢全境以来,“帝国的‘北方前线’——莱茵河”的观念成为罗马人的常识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奥古斯都企图征服易北河为止的日耳曼地区的想法最后只是南柯一梦,提比略巧妙地撤退后,北方前线便固定为莱茵河,就这样一直过了半个世纪。

但是,尤里乌斯·恺撒的先见之明无人能及,他早就看出,对于罗马来说“北方前线”不只是莱茵河,还应包括多瑙河。然而,当时向多瑙河以南的征服计划却因为恺撒的遇害而搁置了下来。

既然能想到将易北河为界的区域划入帝国版图从而缩短北方前线,那么奥古斯都应该也充分认识到了多瑙河前线的重要性。但是,在他的时代以及继承他的提比略直至尼禄为止的时代,罗马都没有出现恺撒这样在短时间内实现霸业的军事天才。缺少的不是优秀的武将,而是天才。而且,与日耳曼民族多次大举入侵时的莱茵河流域不同,从奥古斯都到尼禄为止的时代,多瑙河流域的蛮族还没有成为足以让罗马人提心吊胆的威胁。从结果来看,征服多瑙河的计划以平稳的速度进行,至于将多瑙河确立为帝国前线的事业,说得好听些,也只是“平稳而切实地”进行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