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 计篇第一 疲劳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原文

佚而劳之。

华杉详解

我们要以逸待劳。敌人如果也很“逸”,就骚扰他,折腾他,让他疲于奔命。

典型战例是春秋时吴楚之战。

吴伐楚,公子光问计于伍子胥。伍子胥说:“可以把军队分成三师。先以一师出击,他肯定尽众而出,我们则马上撤退。等他也撤退了,再换一师上去。他出来,我再撤退。就这样反复调动他,多方以误之,让他疲于奔命,然后我们三师尽出,一举克之。”

公子光依计而行,结果楚军统帅子重“一岁而七奔命”,一年给折腾了七回。吴军最终发动总攻,攻陷了楚国都城郢。

三国时期,曹操和袁绍相争,官渡之战前,田丰给袁绍献的也是此计,但袁绍没听。田丰的战略是:

操善用兵,不可轻举,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有四州之地,外结英豪,内修农战,然后拣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矣。不及三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悔无及也。

毛泽东总结红军的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也是这个意思。

兵法都很简单,难的是判断。比如那敌军来,你怎么知道他是来骚扰的,还是来总攻的呢?实际上我们无法知道。所以,毛泽东说:“一上战场,兵法全忘了。”随时有紧急情况要你处理决策,哪顾得上兵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