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三章 政令之变 杜鲁门的最后机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952年整个夏天,联合国军和共产党就战俘处置问题来来回回地提出各种变化微妙的建议,都未获得进展。苏联人和中国人提出的主意,乍一看似乎挺有希望,然后就烟消云散了。其他一些主意都来自各色各样的名流显要,诸如极左翼的进步党总统候选人文森特·哈里南(主张先宣布停火,战俘问题以后再讨论)、墨西哥总统米格尔·阿莱曼(主张不愿接受遣返的战俘,由联合国给予移民身份)。

参谋长联席会议,还有联合国军谈判团队,列举出了这些建议中显而易见的毛病。共产党求之不得地希望停火,这样他们今后就可以免遭联合国军的空袭。结束交火而不解决战俘问题,将使联合国军在争取所希望的条件时软弱无力。经过一系列的重新统计和重新分类,现在共产党要求归还大约8.3万人,而联合国军发现大约只有7万人愿意接受遣返。(这些数字随着死亡、逃跑和新战俘产生,每个月都在变化。)

在9月,要求杜鲁门总统打破板门店谈判僵局的压力增大了。尽管立场天天在变,但是国务卿艾奇逊领导下的国务院,似乎愿意接受墨西哥总统阿莱曼计划的一种形式了——立即实现停火,给那些不愿遣返者在联合国其他成员国中的避难权。这一方案给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艾德莱·史蒂文森带来了明显的政治上的好处,因为“停止战斗”就可以在艾森豪威尔穷追不舍的主要问题上来个釜底抽薪。但是罗伯特·洛维特领导下的国防部反对任何权宜之计的解决办法,这样做的话会暴露出致命弱点,并削弱对敌人施加的军事压力。洛维特说,让步“是不可能打动共产党的,他们只受武力的影响”。联席参谋长们对此都表示同意,他们(用空军参谋长霍伊特·范登堡将军的话来说)宣称,停战会造成匆忙仓促的压力,要求“把小伙子们送回家去”,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发生过的那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