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篇 财富的密码 5、价格越高越好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爸爸退休之后待不住,自己摆了一个小摊。傍近春节的时候,他从湖南进了一些瓷瓶包装的白酒,进价只有3.5元,我老爸一看这么便宜,也没敢把价格定得太高,就标价6元。可是卖了一个星期,只卖出了两瓶。我老爸着急了,这500瓶白酒如果年前卖不出去,就要在手里压一年,怎么办?

还是买酒的消费者给他提了一个醒。

那天,他听买酒的人说:“这酒卖这么便宜?真的假的?”

于是我老爸就想,是不是看这个包装这么好,价格又这么低,不放心啊?怀疑我这酒是假酒?这样想着,第二天小摊摆出去的时候,白酒的价格就不是6元了,我老爸将价格改成了15元。老妈看了老爸对价格的改动就说老爸“发疯”,6元都没有人买,15元不更是扯淡吗?但是奇迹出现了,6元一瓶没有人敢买的酒改成15元一瓶之后,一天就卖出了30多瓶,老妈在后面一直偷着笑,说老爸是“妖精”。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过是老爸摸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而已。很多有钱的大款都是这样,愿意买贵的,不愿意买便宜的,价格昂贵的东西显得有品位、有档次,所以,为了迎合这些人的畸形消费心理,市场上就出现了18元一斤的大米,出现了上万元一盒的月饼,出现了28888元一张的圣诞票,出现了73800元一支的壮阳针,出现了镶着钻石的十几万元一个的比基尼、丁字裤……价格越高越有人追求,什么原因呢?其实就是炫耀、攀比,是虚荣心理在作怪!还有一个原因,有一些商品其实很少自己买给自己用的,多半是买来送人的。像600多元一瓶的五粮液酒,像800多元一瓶的茅台,像2300元钱一条的红河香烟,像2000元钱一条的真龙盛世……有多少是自己买来自己用的?人们习惯于用价格高低来衡量礼物的贵重程度,从而推断彼此感情的深浅,所以在求人办事、答谢朋友、礼尚往来的时候,为了提高礼物的价值,提高礼物的贵重程度,加深彼此的感情,送礼者就必须购买价格高昂的商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