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不倦的思想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郭宏若先生是我的朋友,我们相识十余年了。

朋友关系各种各样。一般而言,交往密切才算是朋友。而所谓交往密切,一年内至少应该见几次面,年节互致问候。但我们之间却并非如此,在我记忆中,十余年中,也就见过四五次而已,相互之间没通过一次电话。他是早就用手机的人,我去年才用手机,还不会发短信,故我连一次短信都没给他发过,也没收过一次他发给我的。他没向我要过我家的电话或我手机的号码,我也没要过他的。他是上网的人,我不上网,故十余年中,我们也没进行过一次网上交流。

然而我们真的是朋友。

我们的朋友关系真的可用“淡如水”来形容。

我知道,他觉得我们这种“淡如水”的关系很好,他很珍惜。我也觉得很好,同样很珍惜。浓的友情,我是需要的。淡的,也需要。

宏若曾是建筑行业某国企单位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他的知识身份是哲学硕士,在国企当老总之前曾当大学教师,并当得出色,十分热爱。

十余年前,我由另一位朋友推荐,参加过他们公司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活动。我的父亲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我参加那次活动的热忱极为由衷,朗诵了一首自己创作的讴歌建筑工人的诗歌,于是认识了宏若。因有事,我一朗诵完立刻就离开了会场。那是,8月,北京的三伏天。我已走到送我的汽车旁了,听到有人叫我。转身看时,见是宏若。他较胖,却跑向我。至我跟前,脸上已淌下汗来,握着我的手连说谢谢。是党委书记而且是当过大学教师的人,那时刻竟除了“谢谢”二字,没再说出别的话来。然而他的表情,他脸上往下淌着的汗,证明那“谢谢”二字非同一般,充满了发自内心的真诚。但仅仅这一点,并不能就使我认为他已经是我的朋友了——他当然应该谢我啊。我的真诚,也当然应换得他的真诚谢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