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辑 传承高贵 尼采反对“扩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我正在整理尼采著作的译稿,其中有一部早期著作,题为《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是他在巴塞尔大学的五次公开演讲,尚无中译本,我挑一点有趣的内容说一说。

德国的学校长期实行双轨制,中学分为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前者着重古典人文教育,学生毕业后可升入大学深造,后者着重职业培训,学生没有升大学的资格。到了尼采的时代,这个界限变得模糊了,主要的表现是,文科中学向实科中学看齐,大规模扩招,而这意味着大学也以相应的规模扩招,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古典人文教育大为削弱,强化了职业培训。对于这个倾向,尼采深感忧虑,为了说明他的忧虑之所在,我引一段他的原话——

普及教育是最受欢迎的现代国民经济教条之一。尽量多的知识和教育——导致尽量多的生产和消费——导致尽量多的幸福:这差不多成了一个响亮的公式。在这里,利益——更确切地说,收入,尽量多赚钱——成了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按照这一倾向,教育似乎被定义成了一种眼力,一个人凭借它可以“出人头地”,可以识别一切容易赚到钱的捷径,可以掌握人际交往和国民间交往的一切手段……按照这种观点,人们主张“智识与财产结盟”,它完全被视为一个道德要求。在这里,任何一种教育,倘若会使人孤独,倘若其目标超越于金钱和收益,倘若耗时太多,便是可恨的……按照这里通行的道德观念,所要求的当然是相反的东西,即一种速成教育,以求能够快速成为一个挣钱的生物,以及一种所谓的深造教育,以求能够成为一个挣许多钱的生物。一个人所允许具有的文化仅限于赚钱的需要,而所要求于他的也只有这么多。简言之,人类具有对尘世幸福的必然要求——因此教育是必要的——但也仅仅因为此。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