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部 旅居海外:欧洲及拉丁美洲 第十章 饥寒交迫的巴黎时期:波希米亚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956—1957

1955年12月,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前往法国首都之时,谁知道他在寻找些什么?任何认识他的人都可以猜得到,对这位哥伦比亚的海岸人而言,意大利在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同质性比较高。这北方笛卡儿的国度在他眼中相比之下冷淡、自信、具有殖民气息,也更吹毛求疵。从一开始他大致的态度是:欧洲可以教导他的,他大多已经在书上或他处学到,好像他是来这里看着它腐烂——可以说像水煮卷心菜的味道,而非总是触动他心弦和感官的热带番石榴。然而,他毕竟还是来到此处,巴黎。

他从法国文化协会青年旅社搬到一家比较便宜的旅社,此处较受拉丁美洲游客的欢迎。拉丁区里由拉瓜夫妇所经营,位于居亚斯路十六号的法兰德斯旅社。此地正对面是相比之下更为富丽堂皇的圣米歇尔大饭店,也受到拉丁美洲人的喜爱。其中一位长期住客是颇具影响力的非裔古巴诗人、共产党员尼古拉斯·纪廉,他是一大群独裁者时期流亡海外的拉丁美洲作家之一,作家群中还包括:秘鲁的欧德里亚(1948—1956)、尼加拉瓜的索摩萨(1936—1956)、危地马拉的卡斯帝尤·阿尔马斯(1954—1957)、多米尼加共和国的特鲁希尤(1930—1961)、古巴的巴蒂斯塔(1952—1958)、委内瑞拉的裴雷兹·希门内兹(1952—1958),最后,甚至是哥伦比亚的罗哈斯·皮尼利亚(1953—1957)。整个拉丁区在文化上由相邻的索邦支配,虽然邻近地区的耸然巨物万神殿才是最雄伟的建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