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9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21-04-07 10:30:03

(二百三十一)唇枪舌剑,赵巡抚初告捷(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一集

赵贞吉前脚刚说徽商“他们也有功”,就被海老爷用“拿出这么点钱来,他们有什么功?”给怼了回来;赵贞吉又说变卖沈一石家产,是为了给前线筹措军费,海老爷依然是义正辞严的高声开怼,“沈一石有二十五座作坊、一百余家商铺、六万多亩桑田,就是作价卖给任何商人,都能给国库收回上千万的财产,东南抗倭、北边抵御鞑靼,一年的军需也都够了。何况今后每年,这些商家还得向国库依法纳税,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这样做,而是还要把这些家产转归到江南织造局?”总之赵贞吉说一句,海老爷就怼一句,一点儿面子也不给领导留。

海老爷这番话就叫揣着明白装糊涂,明知故问!“上千万的财产”若真能收回国库,按照军费50万两一个月的标准核算,够胡宗宪在前线烧一年零八个月的,何况道长说的还是“年底前倭寇必须平了”,掰指头算算时间,再烧个200万两,胡总督这一仗怎么也该打完了。剩下的800万两正好把年初国库843万两的亏空给补了,再考虑到年底还有“死也要死出50万匹丝绸”,这么算下来年底国库还能有个小500万两的盈余。

实质永远重于形式,沈一石也好、徽商也罢,充其量就是一帮代持的白手套,这些财产最后还是织造局的。把沈一石的家产卖给徽商,这500万两割的是严党胡宗宪的肉,道长这一手移花接木秀的飞起,而且还没有再“再苦一苦”百姓,海老爷你要真是为百姓好,就应该举双手赞成才是。徽商给织造局当差,图的就是个合理避税,这本身也没毛病,再说了大明朝还有谁敢征道长他老人家的税嘛。沈一石的家产明明就是道长的,海老爷你却坚持要把它们充公,你这到底存的是什么居心,就连齐大柱都懂的道理,海老爷你又有什么好不明白的。别人做官都是要“苦一苦百姓”,唯独海老爷做官,却是挖空心思地要苦一苦道长,国库亏空要么掠之于民,要么掠之于商,实在不行还能掠之于官,海老爷却另辟蹊径,这是打算要掠之于道长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