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四 孝公变法 自古变法多艰难 商鞅为何能成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商鞅变法的内容,既涉及政治制度,又涉及经济制度,也包括军事制度。人类历史上任何一项变革都不会一帆风顺,其间总是会触犯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反对派不遗余力的攻击与力所能及的阻挠。事实上,商鞅变法策略在具体实施之前就引发了激烈的辩论。立志图强的秦孝公也有些犹豫,按照秦国的惯例,国君一时决断不了的事情,允许在朝廷上争论。商鞅与坚决反对变法的两个代表甘龙、杜挚进行了激烈辩论,这也是商鞅为变法扫清障碍的一次理论斗争。商鞅高举两面大旗:一是“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二是“治世不一道,变法不法古”。商鞅的意见得到了急切希望变法图强的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任命商鞅为左庶长(第十级军功爵),开始推行变法。

在变法推行和实施过程中,商鞅紧紧把握四条原则,从而使变法得以顺利执行。

一是徙木树信。

商鞅变法是要依法治国。虽然从本质上讲,商鞅所处的战国后期不可能出现现代意义上的“以法治国”,但是,商鞅要变法就必须令行禁止,否则,“令而无信”比“言而无信”更为可怕。

为了树立新法的威信,商鞅创造了一个“立木为信”的神话。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在变法令拟定之后,特意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立了一个三丈高的大木头,下令说:谁要是能把它搬到北门,赏十金。赏金这么重,做起来又易如反掌,因此,谁都不信,没有一个人去搬。商鞅一看,立即加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这下子,整个市场炸了窝,谁信啊?最后,有一个人,愣是把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商鞅立即兑现诺言,赏了此人五十金。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立即传遍全国。通过这件事,商鞅为新法的执行树立了最基层的广泛的信誉,这一点非常重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