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09-03-02 12:17:27

初试共和

九、孙中山是何方神圣

要说起孙中山先生,固然是名满天下、人所皆知,但需稍做提醒的是,孙先生终其一生,从未自称过“孙中山”,他的一切公私文件签名,都一律使用“孙文”二字,这与大家所熟知的“孙中山”名称相去甚远。

旅美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考证,孙先生一生中曾有二十多个化名,“中山”二字便是当年闹革命的时候,为了便于掩人耳目,日本人代他起了个名字叫“中山樵”。据说梁启超在和革命党论辩之时也曾称“中山”一辞,似有不敬之意。后来,“孙中山”一名大行其道,为人所景仰,不过那是在“二次革命”之后的事情了。

孙中山,原名孙文,字逸仙,生于1866年11月12日(同治年间)。按唐德刚的说法,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华侨青年---至少在文化上并非本地土著。孙中山出生在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其家世代为农,未见宽裕。在读过几年私塾后,13岁的孙中山于1879年离开家乡到檀香山投靠长兄孙眉,由此进入当地的教会学校,读英文,从西学,接受西方教育。1883年,孙中山一度想受洗入教,但遭到了长兄孙眉的强烈反对,孙中山一怒之下便回到了老家翠亨村。

回家之后,年轻的孙先生觉得村中保守依旧,死气沉沉,于是他和另一个新派青年也是他的童年好友陆皓东将村中北帝庙的神像给推翻砸倒¬。这种革命行为,欧洲新教徒在宗教改革运动时干过,当年洪秀全也曾干过,但结果是捅下了马蜂窝,村中长辈野老要找他们的麻烦,最后孙中山和陆皓东在惶急之下,只好双双去了香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