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种“炮灰”文化体现在各个阶段。 土改把田地分给农民后,让农民切实高兴了一阵,然后支持了上面,而等58年搞个人民公社,再把土地收回去。红卫兵和红小兵在鼓动下“造/反”,支持了当时的核心意图,然后立刻通过“上山下乡”,被打发到偏远地区修地球。 后来,小岗村农民签署生死文书,搞土地承包责任制。 这个意思是,如果成功了,你们就没事了,然后功劳归于上面;当然,如果没有成功,这些农民就会被枪/毙,成为了“炮灰”,上面还是没有事。同理,后来鼓励人们“下海”经商,也是一种尝试,看看效果。 结果,很多人被“呛水”之后,觉得“海里”不好玩,想“回头是岸”的时候,发现位置已经没有了。 再到后来,工人下岗,提倡《重头再来》,也就没有以前对工人的各种承诺了。 当然,那些一直坚守在“主要位置”,不去当“炮灰” 的人们,就获得了主要的好处。

文化是传承的结果。 “炮灰”文化贯穿在中国历史之中。 吃从春秋战国开始,各国国君就为了自己的“霸业”,驱使人民进行战争。 从秦始皇的集/权专制开始,得到一步步的加强。 秦始皇为了自己一个人死后的享受,可以迫使数十万人劳苦数十年,去做对整个社会福利毫无任何意义的“始皇陵”。 再到后来,从刘邦开始,打下/江山之后,为了自己的权/力延续,开始了“狐兔死,走狗烹”的先例。 赵匡胤则更进一步,黄袍加身之后,立即就杯酒释兵权,把武将们全部赶走,造成了一个极其软弱的宋朝。 明朝朱元璋对跟自己一起曾经“并肩作战”的人更加残忍。 而明崇祯帝朱由检则愚蠢加残暴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竟然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不仅残害当时的栋梁袁崇焕,还把剩下的一些能够打仗的良将一个个弄到前线去送死。 最后,“软体动物”的明朝竟然被流寇所灭,中华大地遭到十万落后野蛮的满族人屠杀奴役。 然后,形成了90年代之后,电视屏幕上充斥的背后留着“猪尾巴”,口中自称“奴才”的“壮观”场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