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3节:爆破运动(8)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造”指的是制造地雷的方法。地雷的种类式样,先后曾有相当多的变化,第一种是单口圆雷,只有一个引信,是最初开始使用的地雷样式。这种地雷容易被敌人起去。第二种是双口圆雷,上下各有一个火线,一拉就炸,敌人吃这种雷的亏不少,以后敌人就不敢乱挖。第三种是空中跳雷,能飞跳起在空中爆炸,炸面广,威力大。第四种是子母飞雷,即在大雷中再装四个小雷,上下左右都有雷口火线,杀伤力特别大。第五种是用泥巴烧的磁雷,可造成酒瓶子、油瓶子、灯台等小家具样式,暗装炸药,放在桌上,敌人一动就炸。这种雷最容易普遍推广。第六种是“搬不倒”,又叫“明雷”,也叫“自发雷”,内装硫酸或硝酸管,埋上或明放在地上,敌人不知道,拿起乱转,硫酸水滴在炸药内即行爆炸。离石敌人挨过多次这种地雷的炸,以后曾下命令说:“谁也不准动土八路的地雷!”第七种是易造易埋的石雷。

“埋”是如何使用地雷,也就是地雷的战术问题。主要经验有八点:第一是“到处有”,凡敌人可能到的地方都要埋雷,这就需要研究敌人行动的规律和地形的特点。第二是“遍地是”,使敌人拿什么,什么会炸,物物都可炸,处处都会炸。第三是“找不着”,要伪装好,这须注意三点:一要和原地相同,不露痕迹;二要假设局面,符合常情;三要改造地形,掩饰场面。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对付敌人的破坏(敌人曾用军犬嗅、以火钻烧火线、拿磁铁棍探测等方法来破坏)。第四是“起不走”,除了用双口雷外,在埋法上民兵们使用了“二郎担山”、“套狐子法”、“鬼不挨”等,使敌人根本不能动,一动就挨炸。第五是“不怕风雨”,采用各种方法保护它,除造雷时涂敷防湿药外,埋时还用黄蜡封口,或爆发管涂蜡油等方法。第六是“炸面广”,其方法是雷坑子小,肚子大,下面挖空,或放软草,使炸片向横的方向爆炸。第七是“埋得快”。第八是“埋成雷阵”。根据不同的地形,曾使用过的阵势:一是丁字形雷阵,适宜于大道上,是单埋法;二是蛇形阵,适宜于窄路,连环埋;三是三角形,适宜于交叉路口,单埋;四是圆形阵,适宜于广场,单埋或连环埋;五是散埋,但要有组织,而且应估计敌人挨炸后可能走的地点;六是滚雷或拨雷战术,多用在公路或大路旁边,路旁只要有一两丈高的崖头即可使用,它的特点是组成一系列的雷,最多的曾一次用过十个雷,威力大,操纵灵活,但必须实行“枪雷结合”,掩护爆炸组的安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