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8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20-09-22 23:59:47

(165)

水运仪象台,历时五年建成。

苏颂,是总设计师,也是总召集人,他在朝廷的支持下,招贤纳士,团队里有当时最顶尖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工匠。

从外观上看,这是一座高12米、宽7米,如三层楼房一般的巨型天文仪器,看上去巍巍壮观。

从内部来看,它由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三组器件组成。上层是观测天体的浑仪,中层是演示天象的浑象,下层是使浑仪、浑象随天体运动而报时的机械装置。它兼有观测天体运行,演示天象变化,以及随天象推移而有木人自动敲钟、击鼓、摇铃,准确报时的三项功用。

从动力上来看,整座仪器修建在水源附近,借助水力推动巨大的水车带动机器运转。

水运仪象台,是苏颂及其团队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数学、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巅峰之作。其中有许多杰出的发明创造、巧夺天工的设计,对后世影响深远。

比如,水运仪象台为观测方便,设计了活动的屋顶,这便是如今天文台活动圆顶的祖先。再比如,浑象一昼夜自转一圈,不仅形象地演示了天象的变化,也是现代天文台的跟踪器械-转仪钟的祖先。此外,其中首创的擒纵器机构,即是后世钟表的关键部件,因此它也可以说是钟表的祖先。

这些天才的设计和惊人的想象力,为水运仪象台在近现代科技界赢得了极高评价。比如,李约瑟,这位英国大名鼎鼎的科技史专家、汉学家,曾专注研究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水运仪象台,尤其让他着迷,让他对这个东方古国曾经达到的科技高度感到敬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他过去的一些观点。比如,他在其专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里明确说到,他曾错误的以为是十四世纪的欧洲人最早发明了钟表,而水运仪象台则表明,最晚在中国北宋时期,就已经有了水力传动的机械时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