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沼泽上崛起的帝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Netherlands”(“nether”的意思是“地下的、下面的”———译者注)是荷兰的正式英文名称,它恰好说明了荷兰的地理特征:位于海平面以下2至6英尺的低洼地区。如果史前规模的大洪水再度发生,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以及其他重要城市都将葬身海底。

然而,荷兰繁荣鼎盛的动力之源正是这恶劣的自然环境。北海岸边的沼泽地过于狭窄,而荷兰人为了立国兴邦,就只能自己创造更多的空间。于是,人同大自然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这场斗智斗勇的恶仗中,荷兰人最终取得了胜利。由于大自然的无情,荷兰人就更加勤奋努力、居安思危。在这样的人类生存环境中,这样的美德并不是一无价值。

公元前50年,古罗马人第一次踏入了这片荒凉偏僻之地。这里遍地沼泽,一条沙丘带从比利时延伸至丹麦,把北海的惊涛骇浪拒之于外。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河流,包括莱茵河、默兹河及斯海尔德河,从这条沙丘带穿过,朝大海奔腾而去。这些河流不受河谷高坝的限制,随心所欲地在低地上纵横交错。每年春天,河道都会发生改变,泥土被冲进了大海,陆地变成了岛屿。在13世纪,一场洪灾一夜之间让70个村庄荡然无存,10万荷兰人一眨眼就全部葬身龙宫。这件事情绝非耸人听闻。

同邻居佛兰芒人相比,早期的荷兰人的确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奇迹出现了。由于波罗的海的水温或盐度发生了奇异的变化,这就给荷兰人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一天清晨,荷兰人一觉醒来就看到一种名叫鲱鱼的波罗的海鱼突然集体跑到北海来了,并从此定居在北海。在那个时代,鱼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食物,当时所有的欧洲人在每周五几乎都必定吃鱼。一大批荷兰港口因鲱鱼的集体搬家而繁荣,但与此同时,一大批波罗的海城市因此而衰亡了。从这以后,荷兰的这些港口城市如同今天的罐装鱼出口,就将干鱼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南欧诸国。就这样因为鲱鱼的交易带动了粮食的交易,因粮食的交易又推动了印度香料的交易,荷兰就自然而然地迅速崛起为贸易之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