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鲁多尔夫·洛克尔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德文本序)

彼得·克鲁泡特金在1876年夏天从彼得保罗垒的陆军医院中逃走之后,再赴西欧,他不知不觉间又走到瑞士犹拉山谷里的那般富于同情心的人中间,四年前他的燃烧着求知的欲望的心在那群人中得到了极深刻而且难消灭的印象。自由社会主义在它的理论的发展上,当时正经过一个重要的新阶段。1876年在佛罗伦斯举行的意大利联盟的大会中加非洛①与马拉铁斯达②主张不仅土地和生产手段应该收归公有,同时劳动产物也应该归社会所有。他们以为在对于集产主义纲领的此种补充里面,实在含有最能适应休戚相关原理之必要的社会基础;大会通过了他们的提议。于是,共产主义的标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便出来代替了集产主义的格言:“各人应得其劳力之全部产物”。

①CarloCafiero(1846—1883),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的好友。——译者

②ErricoMalatesta(1853—1932),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的好友。克鲁泡特金以后的最伟大的无政府主义者。——译者

这个新的见地在犹拉同盟③所属的各分部中引起了激烈的论战,新旧两种见解各有它的赞成反对之人。克鲁泡特金是赞成共产主义的。1879年10月在勺得封开的犹拉同盟的大会中克鲁泡特金宣读了他的一篇题作“从实际的实现之观点所见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报告书,①这篇报告书可算是无政府共产主义之第一次的理论告曰,自此以后,他始终是这主义之天才的、博学的、深刻的理论的创立者。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