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部 孟子的向善 四、仁政理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一暴十寒

孟子抱持入世情怀,也像孔子当年一样,周游列国,与许多国君见面,希望“得君行道”。《孟子》一书的前几篇就记录了孟子和各国国君的谈话。有些人读到这儿会觉得没意思,司马迁就说他读到《孟子》第一章的第一段话,梁惠王问孟子“何以利吾国”,就“废书而叹”。我与他正好相反,不但不把书本合起,反而急着想知道孟子如何回答。接着,我的感受是惊喜连连,因为孟子的辩才无懈可击,思想更是精微深刻,而辩才与思想结合起来所产生的震撼效果,则为古今罕见。

首先,孟子与当时手握大权的诸侯见面时,当然明白这些诸侯想要的是什么,是富国强兵,称霸天下。结果他所提供的却是“仁政”。一个人怎能如此“对牛弹琴”而依然充满自信呢?这就有赖于口才了。孟子的口才来自丰富的学识和人生经历。他随口引述《诗经》与《书经》,显示超强的记忆力,因为这些资料是大家都接受的古代智慧,所以具有高度的说服力。光是背诵不算什么,他还能灵活运用,把古典引入现实处境,让诸侯无言以对,只能茫茫然地点头认可。

孟子的仁政并非纯属理论,而是要由经济政策着手,对农业社会而言,百姓只要平安度日,得以养生送死无憾,然后加以适当的教育,提升人伦秩序的水平,国家自然上轨道。要推行仁政,国君必须减轻赋税,照顾百姓,或者就抓紧四个字:“与民偕乐”。君民同心,天下怎能不治?孟子反复说明如何进行经济改革,但是并未引起共鸣,因为若要与民偕乐,则诸侯首先就得放弃“作威作福”的权力,还须克制“好色、好勇、好货”的无穷欲望,然后呢?再经常听取孟子的教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