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 唐、五代服饰 第五节 梳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梳妆可以显示一个女性的气质和风采。唐代妇女很注重头饰,发髻名目繁多,有云髻(朵云状发髻)、半翻髻(形状宛如翻卷的荷叶)、反绾髻、峨髻等。妇女们的环钗是用来衬垫发髻的,用银制成,表面鎏金,中部为叶形薄片,叶的尾端分成两股,弯成椭圆形,故称环钗。

唐代簪花风尚驰名中外。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上的妇女,头上簪有数朵美丽的鲜花。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的五位妇女,身披轻纱,头绾高髻,髻上簪有特大的花朵。有的簪真花,有的簪假花。唐代杨国忠任右丞相时,杨氏兄妹极端骄奢。杜甫《丽人行》“头上何所有?翠为(勹内盍)〔e厄〕叶垂鬓唇。”中的“(勹内盍)叶”,即髻上的花饰。可见,当时的贵妇人是极其讲究发上花饰的。据说,唐玄宗每年十月幸临华清宫,杨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着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盛开。

唐代的峨髻

唐代的步摇与汉魏时期有较大不同,多用金玉制成鸟形,鸟口衔有珠串,随着人体运动而摇动。杨贵妃的金步摇,最为精美。它是唐明皇派人从丽水取来上等材料,由名师精心雕琢而成。

唐代妇女注重面饰。有钱、有势、有闲的女士,讲究面孔打扮。有的妇女,脸上敷铅粉,有的涂胭脂。用丹脂涂脸颊,色如锦绣,叫绣颊。有的额上画有鸦黄。眼眉处用黛(青黑色颜料)绘出各种样式,总称黛眉。盛唐妇女盛行阔眉,也称桂叶眉,用黛色淡散晕染,把眉毛画得又短又阔,略成八字形。独具特色的花钿〔dian店〕,又叫五彩花子、媚子、花钗,一般用金箔、纸、鱼骨、鲥〔shi时〕鳞、蜻蜓翅膀、茶油花饼制成,做工精巧,色彩缤纷,以红、黄、绿为主,有圆形、尖形、花形及各种对称形,把它贴在额间、鬓角、两颊、嘴角。还有一种颇具特色的面饰妆靥,指的是在妇女面颊上用丹青、朱红等颜料绘出各种图形,如月形、钱形等。唐代李贺诗“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描写的正是这种妇女面部美化妆饰。有的妆靥是画贴结合,多作两颗黄豆般的圆点,有的妇女喜欢用浅绛色点唇,这就是“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据说,我国古代甘肃祁连山盛产红蓝花,匈奴人称祁连山为焉支山。古人把焉支山上的花制成膏汁、粉类,用来化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