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服饰 第四节 梳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一时期汉族妇女的发式,也很有特点。在一些贵族妇女中间,曾流行一种名叫“蔽髻”的发式。它实际上是一种在髻上插有金银首饰的假髻。这种假髻大多很高,有时无法竖起,只好搭在眉鬓两旁,与蓬松的鬓发相配,造成一种雍容华贵的特殊效果,所以有“缓鬓倾髻”(《晋书·五行志》)的说法。命妇的假髻所用饰物,有严格规定,按金钿多少区分等差。随着假髻的盛行,人发供不应求,假髻的价格相当昂贵,贫家女子无力置办,只好向人求借,故时有“借头”之说。而东晋名士陶侃之母早年因家贫无力待客,忍痛剪下自己秀发卖钱沽酒这类佚事,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产生。

①假髻 ②双鬟髻 ③飞天髻

魏文皇后甄氏所梳“灵蛇髻”也曾名噪一时。据《采兰杂志》记载,甄氏被纳入魏宫后,常看到一条绿蛇在其寝宫中爬来爬去。每当甄氏梳妆,它便盘作一团,出现在甄氏身边。甄氏感到很奇怪,于是就模仿它盘绕的形状梳成各种髻式。结果,发髻巧夺天工,每日不同,深得天子的喜爱和妃嫔的欣羡。

当时的普通妇女除将头发绾成各种各样髻式外,也有借用假髻来增加魅力的。但其结构比较简单,且不能使用金钿首饰。还有不少妇女模仿西域少数民族妇女,将头发绾成单鬟〔huan还〕或双鬟髻式,高耸在头顶之上。也有梳丫髻或螺髻的。南朝时,受佛教人物衣着打扮影响,妇女多在发顶正中分出髻鬟,梳成上竖的环式,因而有“飞天髻”之称。此外,还有在额部涂黄(名“额黄”)、眉心点圆点(名“花钿”)及鬓边或胸前插鲜花、腕上带手镯,或用金银、玳瑁做成斧、钺、戈、戟等形状充当笄来作装饰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