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名篇赏析 齐天乐·《蝉》/王沂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漫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咏物词,但是,读起来和北宋以及南宋前期的词有很大不同。直白地说,不太好懂。

王沂孙是南宋末年的人,入元以后,算是南宋遗民。南宋后期,骚雅派词人把词越做越讲究,越做越典雅,但是也越来越远离词来自民间的传统和本色,变成文人雅士小范围圈子里孤芳自赏的东西。另一方面,国事日非,元兵肆虐,说话写文章不得不小心一些,含蓄一些,也造成了这一时期许多词人的词较为晦涩难懂。

王沂孙这首词,见于他的《花间集》,又见于《乐府补题》。

《乐府补题》,是南宋遗民词的一个选本,作者都是南宋遗民词人。选了王沂孙、吴文英、张炎等十四家及佚名一家的词共三十七首。都是同调同题的唱和之作。其中,有咏蝉的《齐天乐》十首,以王沂孙的这首最为有名。

这些词皆为元僧杨琏真伽发掘六陵而作。

南宋一共一百五十二年,历九帝。浙江绍兴留下了自高宗到度宗的六座皇陵。1277年,元世祖忽必烈委派僧人杨琏真伽为江南释教总摄。元兵入会稽(今浙江绍兴),杨琏真伽发掘宋帝六陵,断残肢体,劫掠珍宝,大施暴虐。于是一些尚怀遗民之恸的文人,结为词社,托物寄情,分咏莲、蝉、龙涎香等物,以志其家国沦亡之悲。所以朱彝尊《乐府补题跋》说:“诵其词可以观志意所存。虽有山林友朋之娱,而身世之感,别有凄然言外者。其骚人《桔颂》之遗音乎?”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