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名篇赏析 兰陵王·《柳》/周邦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是周邦彦的名词,题目是“柳”,却非咏柳之作,而是借柳起兴,寄托离别的愁绪。

柳是古人很喜欢的一种树。柳丝拂水,柳花似雪,柳浪如烟,柳叶如眉。大约从唐代开始,就有了折柳送别的风俗。有人说是因为“柳”与“留”谐音,有人说是柳树易活,希望离别的友人在新的地方能很好地活下去,恐怕都有一点牵强。当然也未必就是受被誉为《诗经》中最美的那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的启发。也许就是方便,因为古时候水滨堤上,“长亭外,古道边”,最多的就是柳树。但渐渐地也就成了一种风俗,唐以后的诗文中描写极多。

离别的是谁,有人说是送别的朋友或者情人,有的人说是作者自己,都讲得通。

此词分上、中、下三片。

上片由柳起兴。“柳阴直”,是江边堤上、亭外路旁的柳,一排排,一行行,直直地通向远方。“烟里丝丝弄碧”,形容一片烟柳极为形象。“柳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如雾如烟的柳浪中,丝丝柳条拂动着一片翠绿。接下来一大段,都是写折柳送别,古往今来,离人无数,“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宕开来说,伤离别的并不是只有眼前的你我两人,也算是一种自我安慰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